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公司动态

公司动态行业新闻

LongXin & 公司动态

诚信、责任、专业、创新、价值

法官提示:为购房“假离婚”存在真风险

(原标题:法官提示:为购房“假离婚”存在真风险)

为规避房地产限购政策或少缴税款,夫妻“假离婚”买卖房屋现象近年来屡见不鲜。法官提示,从法律角度讲,离婚动机不影响离婚效力,但“假离婚”存在真风险。

去年7月,蒋女士将前夫韩先生起诉至法院,要求分割韩先生名下的一处房产。蒋女士认为,她与韩先生是为规避限购政策办理了“假离婚”,离婚后并未分居,直到不久前两人发生矛盾才正式分手。她主张,韩先生名下的三居室虽然是办理“离婚”后韩先生以个人名义购买并办理贷款手续,但首付款是两人共同支付,贷款也是共同偿还,因此房子应属于两人共同财产。

然而,庭审中蒋女士未能就“假离婚”充分举证,也没能证明她曾参与出资购房,且二人在《离婚协议》中已对财产进行了分割。因此,法院无法采信蒋女士所述情况,无法支持她要求分割前夫韩先生离婚后所购三居室房屋的主张。

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郭文成表示,夫妻双方办理离婚登记后即解除了婚姻关系。相较于婚姻关系,法律对于同居关系的保障明显较弱。因此,即便“离婚不离家”,继续保持同居关系,同居期间取得的财产亦无法推定为双方共有,在发生纠纷时仍需查明双方同居期间是否发生财产混同,是否共同出资、共同取得相应财产。

郭文成说,蒋女士虽然与韩先生“离婚不离家”,但无法据此推断二人财产混同,也无法推断蒋女士出资参与了韩先生离婚后的购房行为,因此,蒋女士要求分割韩先生离婚后所购房产的主张无法得到法院支持。

来源:新华社





上一篇:房贷月供利息或被纳入个税改革专项扣除   下一篇:指南:买房落户成问题 如何才能避免落户矛盾?
[返回]

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2014 泰州龙信房地产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lxfcz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设计制作:领风网络
联系电话:0523-82298765 83303958  手机:15952640591 13092228991 备案许可证号:苏ICP备14035597号-1
地址:江苏省兴化市金富商业街7幢7-112号  邮编:225700  邮箱:xhlxfdczx@163.com

苏公网安备 32128102010020号